3月27日,推动“武汉精品”高质量建设,赋能企业出海发展交流座谈会在武汉客厅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由湖北省商务厅、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指导,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质量服务站、湖北省“走出去”企业战略合作联盟、武汉出海企业、全球经贸交流中心、武汉嘉吉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汇财明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院、寰宇播客营(湖北)科技有限公司、翼翱国际产业园等单位联合承办。近百位政府嘉宾、行业专家、企业精英以及商协会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武汉精品”品牌国际化展开深度探讨,为武汉企业闯荡国际市场出谋划策。
座谈会开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主任助理王祥在致辞中表示,武汉正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武汉精品”不能仅满足于国内市场,更要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此次座谈会旨在要解决企业出海面临的难题,推动技术、品牌、标准与国际接轨,让“武汉精品”成为全球市场的知名品牌。湖北省商务厅、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也相继发言,传递出政府全力支持企业出海的坚定决心。
在专家分享环节,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武汉汇财明博经济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魏平结合目前国际贸易摩擦的制约背景下,提出“三链融合”战略,倡导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协同发力,构建具有武汉特色的全球化生态圈。他强调,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中国制造”需求旺盛,特别是高科技,通信和制造业是未来需求的主要核心方向。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主任助理王祥表示,企业应对复杂国际环境,通过内外贸一体化,可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灵活切换,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武汉已构建起覆盖 50 类产品的“精品认证体系”,并与新加坡、欧盟等地开展标准互认试点工作。作为全国首个海外质量服务站—新加坡分站,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认证服务,帮助企业降低 30%以上的合规成本,助力武汉品牌高效出海。
香港先锋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南京安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达结合传统外贸转型案例,分享了外贸经验。针对中小企业“想出海却无门”的痛点,他提出,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武汉精品”应拟定“创新出海思维”,具体包括从市场选择、出海策略调整、建立海外基地等,最终实现产业链全球化;以项目合作等为契机,布局海外产业园区为桥头堡,整合国内外资源,切实打通中小企业出海脉络。
寰宇播客营(湖北)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丁东在会上介绍,公司自落户湖北以来,充分运用集团资源,打造“跨境学院”平台,立足人才孵化,积极为跨境电商从业者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的出海服务解决方案。他建议武汉企业注重本土化开发,用好外籍留学生人才,切实扩大“武汉精品”品牌影响力。
在互动讨论中,企业代表们畅所欲言,提出“国际物流成本高”“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大”“复合型外贸人才短缺”“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困难”“缺乏以品牌为战略的出口市场渠道”等共性问题。针对这些痛点,湖北省商务厅、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武汉出海企业。全球经贸交流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一是商务、市场监管、经信三部门聚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开展企业出海项目对接系列活动,支持企业“出海”抢订单。二是金融赋能,联合金融机构推出跨境供应链金融产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三是智库支持,搭建“武汉出海智库”,建立相关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准入规定、营商环境等信息共享渠道,协助企业规避合规风险,识别并排除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信号,为相关产业集群、园区和企业提供重点产业国别分析研究、出海风险评估服务。四是结合各武汉产业特色优势,以创新赋能和数字化手段,在海外市场建立差异化竞争力,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全球化”的跨越。五是平台对接,依托武汉出海企业、全球经贸交流中心,组织企业开拓“武汉精品”国际展会,一站式对接海外市场,精准匹配海外资源。强化海外国家本土化合作,同时建立海外仓资源共享网络,降低物流与仓储成本。六是面向中小企业和有关主管部门、集群、园区提供人才培训、人才咨询、人才评估、人才对接、产业对接、海外考察等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和交流活动。
此次座谈会成果丰硕,各方达成深度共识,形成强大合力。未来,武汉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 “武汉精品” 为名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加强标准认证、合格评定、国际互认服务,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降低贸易成本;推动产学研融合、破解企业出海难题等举措,助力武汉企业在全球经济浪潮中稳健前行。“武汉精品”的出海之路,不仅是武汉城市实力的彰显,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相信在政企协同努力下,“武汉精品” 将在全球市场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武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