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警

Risk warning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风险预警

欧洲臭虫危机蔓延至韩国 政府加大防治力度

2023-11-14 08:38:42 欧洲时报网
摘要:近日来,一种扁平的棕色小虫——臭虫,又称床虱,在多个国家蔓延,人被叮咬后,会产生严重不适。臭虫不仅肆虐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最近还“漂洋过海”蔓延到了韩国。

近期,世界多国爆发床虱危机,床虱已蔓延至韩国,肆虐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亚洲其他国家及地区正受到极大威胁,引发了民众的强烈担忧。

民众不敢坐地铁怕去电影院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前一段时间让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焦虑恐慌的臭虫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如今还蔓延到了韩国。仅在首尔就已经出现至少23例臭虫出没事件。

臭虫一度在韩国广泛存在,但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展“新村运动”并引入DDT杀虫剂,使臭虫几乎完全被消灭。而此次臭虫卷土重来让很多韩国人十分担忧。

10月中旬,一位韩国博主在社交媒体平台称在该国中西部仁川市一家桑拿房中发现臭虫,后来有关部门在该桑拿房垫子下面的地板缝隙中发现了共8只臭虫成虫和幼虫。此后,位于韩国东南部大邱的一所私立大学宿舍中也发现臭虫出没,校方怀疑这些臭虫是暑假期间来韩的外国交换生带入的。据悉,发现臭虫的床铺之前由英国学生使用。

随后,臭虫危机扩展到首尔,截至10月底,首尔市25个区中共有18个区出现臭虫,其中韩国总统府所在的龙山区虫害十分严重,甚至在一家餐厅也发现了臭虫。

此外,首尔南大门棚户区一带的考试院也报告发现臭虫,这种“考试院”其实是一种廉价的小型宿舍。

对于臭虫肆虐,韩国不少民众陷入恐慌,不想坐地铁的座位,也不敢去电影院,担心被臭虫叮咬和将它们带回家。在地铁上,民众都宁愿站着,也不坐到布制的座椅上。

韩国乙支大学保健环境安全系教授杨永哲(音)分析称,新冠疫情过后赴韩海外游客大幅增加,“韩国发现的臭虫大都是从海外流入的”。他警告称,臭虫传播速度快、难以消灭,会在短时间内扩散到很广的范围。

为应对臭虫蔓延,韩国政府已成立联合对策本部。韩国福祉部还将携手地方政府制定高风险场所抽样检查计划,并联合检查部分场所。

根据韩国政府决定,11月13日至12月8日为臭虫重点防治期。具体防虫除虫对象包括,住宿与沐浴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学校宿舍、教育改造设施、公共交通工具等高风险场所。韩国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将在此期间,每周制定一次防治计划,并在政府会议上共同盘点防治工作。

臭虫为何让人这么害怕?

报道称,韩国民众会如此恐慌是因为,要想彻底消灭臭虫并非易事,由于臭虫属于夜间出没的昆虫,白天习惯隐身在床垫和沙发等区域,到了晚上便会出来吸食人类血液、干扰睡眠,虽然臭虫不会向人类传染疾病,但若不慎被臭虫叮咬,很可能引起皮肤搔痒甚至是感染的症状,如:水泡或荨麻疹,严重的还可能引起高烧。

杨永哲表示:“蚊子最多只有3、4只会同时叮咬,但臭虫可能会有30至50只同时吸血,因此会引发严重的搔痒症状,还会带来精神上的压力与烦恼。”

央视新闻报道,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臭虫又称床虱、壁虱、木虱、扁螂等,属昆虫纲、半翅目、臭虫科的昆虫。臭虫长有臭腺,能分泌臭液,主要起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的作用,在臭虫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难闻的臭味,因此得名臭虫。

臭虫无翅、体小,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臭虫的卵呈椭圆形,乳白色,长约1mm。初孵若虫经历5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体长4至5mm,呈扁平状椭圆形。臭虫在羽化后,2至3天即可交配,雌虫吸血后经数天开始产卵,在温带地区一年繁殖3至4代,热带地区能繁殖5至6代。

半翅目昆虫具有医学上的重要特性——咬人。臭虫喜欢吸食人体和畜体的血液,人体被臭虫叮咬后,会出现皮肤红肿发炎、瘙痒疼痛的症状,有时还会传播其他疾病。如果床铺里有臭虫,很容易影响睡眠质量,给生活带来巨大困扰。

尽管从臭虫身上分离出包括乙肝病毒、抗生素抵抗的细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但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臭虫是一些病毒和细菌的载体,因此臭虫叮咬人传播疾病的概率相比其他昆虫小得多。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严重的过敏症和精神上的损害,有的人被臭虫叮咬会导致噩梦、失眠、焦虑、抑郁症,甚至选择自杀。

如何应对床虱威胁?

应对床虱威胁,很多人首先想到杀虫剂。作为一种快捷高效的方法,杀虫剂的确可以缓解一时危机,但通常不可以“根治”,且不少杀虫剂存在有毒物质,盲目使用的结果可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要想防治床虱,首先要做好内外预防。在内保持家居整洁,包括定期清洁住所和吸尘,避免使用未经消杀处理的二手家具,尽快更换剥落的墙纸,填塞墙壁和地面的缝隙。在外尽量远离脏乱环境,进入或离开公共场所时及时消毒,回家首先给行李驱虫,衣物用高温蒸汽或热水洗涤,防治把床虱带回家。

如果不慎被臭虫叮咬,可使用肥皂水或是小苏打冲洗,也可用花露水或复方炉甘石洗剂止痒。如伴有化脓,可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局部。如感染较严重,则需配合口服消炎药。如局部红、肿、热,有发烧,应考虑过敏情况,结合抗过敏治疗,及时就诊。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10-67801068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