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SooronbayJeenbekov)10月15日签署了辞职声明。热恩别科夫在声明中表示,该国国内政治局势依然紧张,抗议者与执法部门间仍存在发生冲突的可能。热恩别科夫强调,对其而言,国家的完整、人民的团结以及社会的安定是最高价值所在。根据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宪法规定,总统辞职后,议长将代行总统职务,如果议长无法履职,总统职权将由总理代理。目前,总理扎帕罗夫成为吉国代总统。
点评
Part 01
近期政治局势发展
10月4日,吉尔吉斯斯坦举行议会选举,10月5日,该国陷入混乱。数千名示威者聚集在比什凯克市中心,对选举结果表示抗议。最初仅是和平抗议,反对派示威者指责热恩别科夫的支持者贿选,但抗议活动在10月5日当晚迅速演变成暴力冲突。抗议者冲破警察的封锁,占领了总统府和议会大厦,使该国很快陷入无政府状态。
抗议者还闯入国家安全委员会大楼,释放了2019年被捕的总统阿坦巴耶夫(AlmazbekAtambayev)以及前总理伊萨科夫(SaparIsakov)等10余位政治人士。被释放的还包括反对派议员扎帕罗夫(SadyrJaparov),其因在2013年的一次抗议活动中绑架伊塞克湖州州长而被判处11年刑期。
10月6日,示威者仍然控制着政府大楼、比什凯克市政厅和总检察长办公室,包括比什凯克市长在内的各地区长官和官员纷纷宣布辞职。作为对抗议活动的回应,吉选举委员会宣布10月4日的投票结果无效,为重新选举打开了大门。尽管总统热恩别科夫以议会选举到场人数不符合法律规定为由,宣布议会对扎帕罗夫的总理任命无效。但议会很快再次发起符合法规的选举,使其重回总理位置。迫于压力,热恩别科夫辞去总统职务,并呼吁抗议者停止示威活动,尽快举行议会选举和总统大选。
紧接着,扎帕罗夫开始采取措施减少其领导政府下的执政阻碍。虽然与刚被释放的前总统同属北部势力阵营,但扎帕罗夫仍再次将其拘禁,或是为了进一步扫清其权力道路上的潜在阻碍。另外,他也开始对该国海关机构展开调查。尽管吉国海关一直以腐败和走私等而臭名昭著,但其实际目的更多是调查前高官马特莱莫夫(RaiymbekMatraimov),被称为是吉国南部最有权势的家族,并被认为与总统热恩别科夫属于同一阵线。
Part 02
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反对派不满议会选举结果是此次政治骚乱的直接原因。吉尔吉斯斯坦实行一院制议会,超过16个政党竞选120个席位,支持率超过7%的政党方可进入议会。16个政党中大多数为反对党,不满总统热恩别科夫和政府的表现。但是,当10月4日晚间宣布选举结果时,四个拥有超过7%席位的政党中就有三个是亲政府政党,其中两个主要的亲政府政党——团结党、吉尔吉斯斯坦我的祖国党的支持率接近50%,其他12个政党均未进入议会。热恩别科夫是团结党的领导人,而前海关高官马特莱莫夫则一直为吉尔吉斯斯坦我的祖国党提供资金。因为热恩别科夫家族和马特莱莫夫家族都来自吉国南部,这种正式和非正式权力联盟意味着新议会将由南部势力集团控制,这使得该国一直存在的政治南北分歧有所激化。反对派指出,有证据表明此次选举结果受到行政资源、贿选和恐吓等因素的干涉,随即爆发了该国第三次推翻政府的抗议示威活动。
2、根本原因
吉尔吉斯斯坦复杂且支离破碎的政治、社会格局意味着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该国第一次经历重大的政治动荡。不成熟的政治体制带来激烈的权力斗争使得吉国15年内三次出现政权的暴力更迭。早在2005年和2010年,吉国就已经经历了两次这样的革命。自独立以来,吉国的政治轨迹一直在半民主和半威权主义之间摇摆不定。政治稳定性直接受政治精英集团间力量此消彼长的影响,当这种动态变化达到一定临界点,就会发生政治冲突与政权更迭。
民众对执政者贪腐的不满情绪成为反对派拉拢支持者并煽动抗议活动的利用工具。在吉尔吉斯斯坦,执政者利用权力谋取私利司空见惯。从第一任总统阿卡耶夫(AskarAkayev)的15年任期开始,到其继任者巴基耶夫(KurmanbekBakiyev)愈发变本加厉。民众对执政者贪腐的不满情绪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发酵。2005年的郁金香革命中,阿卡耶夫的主要反对者在全国各地组织了持续数周的抗议活动,以反对议会投票,最终以阿卡耶夫的逃离告终。2010年反对派领导人则是借着民众自发的抗议活动而起事,尽管巴基耶夫为平息抗议而大规模使用暴力,但结果仍无济于事。
出于维护统治的政体改革不仅没能提升政治稳定性,反而带来了党派间更频繁的争夺。在推翻巴基耶夫政府后,为平息国内冲突、维持执政稳定性,阿坦巴耶夫政府进行了宪法改革。这场改革将该国的政治体制从总统制改为议会制,但总统依然保留了极大的权力,议会更多是总统用来维护统治的民主幌子。在此背景下,宪法改革并没为该国带来民主变革,反而加剧党派竞争,使其政治格局愈发破碎、动荡。这种竞争不仅存在于在党派之间,执政党内部不同派系间也充斥着政治博弈,2019年8月热恩别科夫与阿坦巴耶夫之间爆发的闹剧就体现了这一点。而那次事件更像是此次政变的伏笔,即不健全的议会体制不仅没有改变传统精英政治模式下的权力争夺,反而加剧了政治动荡,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又没有可以主导局面的政治力量。
南北分歧加剧了现阶段政体问题带来的政治不稳定性,疫情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对骚乱的爆发也起到助推作用。长期以来,地理上的隔绝,给吉尔吉斯斯坦南北之间的交流造成诸多不便,造成南北部在民族、宗教、经济产业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致使南北之间的矛盾尖锐而复杂。为防止南北对立乃至分裂,在政治上维系南北之间脆弱的平衡,一直是吉国独立近三十年来的重要课题。因此南北轮庄的权力格局,即在同一时间段内,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与作为政府首脑的总理必须来自南北不同的地域。南北轮庄的权力格局,未经法律明文规定,却是约定俗成,被吉各种政治势力默契又严格地执行。这种不成文的政治设计,是南北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争斗进而妥协的产物。这个格局愈是不可动摇,愈是反证了南北平衡的脆弱与敏感。既是长久以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的诱因,也是南北分歧难以弥合的体现。更何况,现在南北分歧已经转而成为政治博弈所利用的工具。同时,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吉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封锁措施阻碍了其劳动力赴海外务工,使该国失业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加上青年人口占比较多的人口结构,使得骚乱更易被煽动,加剧了政治与社会的不稳定。
Part 03
未来走势
议会选举和总统大选结果仍存在较大变数,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不稳定性将持续存在。此次骚乱与前两次的一大不同之处在于,反对派并没有很好的团结在一起,由一位有更大政治影响力的人物领导。在扎帕罗夫被推选为总理后,扎帕罗夫、托克托加齐耶夫、前总统阿坦巴耶夫等不同政治派系各自的支持者在首都市中心爆发冲突。然而,从吉国多年来如此不稳定的政治环境来看,在骚乱中谁的支持势力相对更大,就更有手腕去击败其竞争者,在冲突中阿坦巴耶夫险遭暗杀,托克托加齐耶夫严重受伤至今未愈就是很好的体现。也正是在反对派内部爆发冲突之后,扎帕罗夫的权力得到进一步巩固,以绝对多数票被再次推选为总理。同时,乱局中上台的新领导人掌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审判和清算自己的政敌,阿坦巴耶夫再次被捕、马特莱莫夫面临被调查可能就是扎帕罗夫的肃清行动。
尽管目前的种种迹象均表明扎帕罗夫已经掌控了更大的权力,但前两次骚乱未曾出现的反对派之间冲突也体现出其并没有绝对的威信和统治力,而且其执政还面临三大不确定因素。首先,在南北轮庄的政治格局下,与此前多位政治派系领导人相异,扎帕罗夫目前还不能清晰定位为南方派或北方派,他来自北方地区伊塞克湖州,但其支持者在南方也为数不少。其次,从支持者的社会经济条件来看,其支持者主要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这类人群没有享受到吉国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的红利,而大城市的年轻人则多半反对扎帕罗夫。第三,根据吉国宪法,成为代总统的人无权在提前进行的总统大选中获得提名,如果本条规定得到遵守,这意味着扎帕罗夫已在接下来的总统大选中自动出局。
Part 04
产生的影响
尽管吉国内局势动荡,但目前的危机不太可能导致其经济政策和外交关系的转变。与此次危机有关的政治人物大都出自吉尔吉斯斯坦社会民主党,该党自2010年宪法改革以来一直在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过去10年里,党内拥有不同支持群体的北部和南部各派系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政党逐渐分裂,新政党纷纷成立,但这些对立的政党在经济和外交政策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由于热恩别科夫代表南部各派系,而扎帕罗夫来自北部,当权者的重组可能会将权利结构转移到不同派系,并可能重新分配这些派系对国家资源的掌控。然而,吉国与中、俄等国的外交关系,以及该国与欧亚联盟(EAEU)实现经济一体化、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持开放态度等主张并没有在主要派系之间引起争议。因此,尽管持续的危机可能导致政府改组,但不太可能改变吉国总体的政策和发展轨迹。
鉴于扎帕罗夫的权力掌控仍面临不确定性,吉国骚乱或还将持续,中资企业应持续关注局势发展、加强安全防范。持续的骚乱造成吉国治安环境恶化,打砸抢事件频发。除了中国公民应尽可能远离抗议活动外,中资企业也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近一年以来吉国呈现出反华、资源民族主义升温态势的时期,在首都比什凯克的抗议活动甚至可能发展为南北冲突,以及全国范围的社会局势不稳定,届时一些中资企业及项目可能再次面临与当地民众发生摩擦,企业应持续关注局势动态,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在这一特殊时期谨慎处理与当地民众及政府的关系。
信息来源:Kabar,中债资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