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参考

Investment reference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投资参考

中新完成自由贸易协定升级后续谈判,哪些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2023-04-04 11:15:33 21世纪经济报道
摘要:王义桅认为,中新之间如今不仅有转口贸易,还有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形式,所以新加坡提前制定了2030愿景,从服务业、制造业、贸易和企业四大支柱产业着手,确保自身在服务等领域上的优势,并在这些领域形成协同效应。

中国和新加坡在经贸合作领域再度迈上新台阶。


4月1日,就在中新双方宣布将双边关系升级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时,中新经贸合作也迎来好消息——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后续谈判实质性完成,并将在今年尽快完成相关议定书签署。


据悉,此次中新协议升级后续谈判,是两国根据2018年签署的《关于升级<自由贸易协定> 的议定书》启动的。中国与新加坡最早于2008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也是我国跟亚洲国家签署的首个自贸协定。2018年,双方签署自贸区升级协定,提升贸易便利化、原产地规则、经济技术合作、电子商务等领域规则水平。两年后,双方再次升级协定,启动后续谈判,基于负面清单模式推动双方服务贸易和投资进一步自由化。


中方认为,该协定是我国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将有力推动中新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在接受采访时对升级两国关系的原因作出解释。他称,不会满足于现状,以新中自由贸易协定为例,中新两国的合作必须与时俱进并继续体现价值。3月27日至4月1日,李显龙结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中国贸促会专家王义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新加坡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节奏对中国进行投资,从建设产业园再到打造陆海新通道等,新加坡十分了解中国发展所需。所以此次中新自贸协定升级,十分契合中国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体制机制开放,发展教育、科技和人才的目标,同时也是为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日后升级奠定基础。


王义桅还指出,升级自贸协定也是因为新加坡观察到了中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机遇,“当前,中国已经从原来通过商品贸易,转向通过数据和新的生产要素拉动经济增长,例如在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低碳新能源这些领域上,中国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这些领域加强双边合作,体现出中新贸易合作的高质量升级。”


中新自贸协定如何升级?


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来华正式访问期间,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发表关于建立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自此,中新正式升级两国关系,开启两国外交关系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双方在经贸领域上的合作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经过两年多的谈判后,4月1日,中新双方确认实质性完成两国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引人注意的是,中新自贸协定升级也是我国在自贸协定实践中,首次采用负面清单模式作出服务和投资开放承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周边外交室主任周士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负面清单模式让中新双方机构在兑现服务和投资承诺时更容易查阅和掌握,也有利于双方企业更方便利用相关规则,促进双方经贸投资关系。


在王义桅看来,采取负面清单模式具有象征性意义,“中国已经提出加入CPTPP,即要以更高的标准来参与全球化分工。负面清单模式主张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所以我国以中新自贸协定升级作为突破口,向外界来证明我们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外界还十分关注,中新自贸协定具体升级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据悉,中新在原升级协定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承诺水平,新增电信章节,并纳入国民待遇、市场准入、透明度、数字经济等高水平经贸规则。双方还共同确认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开放措施不回撤,以协定方式承诺彼此“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


谈到升级后的实质性利好,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范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次中新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的完成,是双方扩大经济合作和维护自由贸易的共同承诺,等到“升级版”的中新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双方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彼此的市场,两国的投资和服务贸易也会拥有更大的开放度和确定性。


自2008年签署以来,中新自贸协定已经经历了两次升级,双方在投资和经贸领域的合作领域和层次不断提升。范磊认为,此次完成后续谈判,将为中新两国提供更多商业友好、自由和透明的政策,提升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为两国经贸发展的全局、相关企业以及民众带来更多利好。另外,他认为,后续中新会基于共同的发展理念,继续维护以多边贸易规则为基础的地区经贸和投资环境。


“在国际形势不稳定性增强的情况下,中新双方升级自由贸易协定可谓是迎难而上,为国际经济合作做出了表率。”周士新认为,中新率先完成自贸协定升级的后续谈判,不仅意味着双方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还能够引领未来我国与其他国家谈判签署自由贸易的方向和内容。


双边贸易合作继续提质升级


自2008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起,中新的经贸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据悉,新加坡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从2013年开始,中国连续九年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数据显示,2022年中新双边贸易额为1151.3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其中,我国出口额为811.7亿美元,同比增长47.8%;进口额为339.6亿美元,同比下降12.5%。


“中新之间的贸易更多是转口型的,从总量上来看十分可观,而且新加坡是中国的最大外资来源国,来自新加坡的投资也促进了部分中新合作项目的开展。”周士新表示,两国共建的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广州知识城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等示范性项目,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促进了中新经贸关系。


王义桅认为,中新之间如今不仅有转口贸易,还有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形式,所以新加坡提前制定了2030愿景,从服务业、制造业、贸易和企业四大支柱产业着手,确保自身在服务等领域上的优势,并在这些领域形成协同效应。


其实在进行自贸协定升级谈判的同时,中方也对两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中方提出,中新要加强双方合作的“创新驱动力”,比如挖掘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新潜能,构建人才培养交流、科技企业孵化、联合研发、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合作模式,助力两国重要合作项目提质升级。通过提升陆海新通道地区产供链枢纽作用,以中新双边合作打造国际化平台,为地区国家经济复苏提供更多的“合作示范力”。


以数字经济为例,这是中新近年合作进展较快的领域之一。2021年9月,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而在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中,新增了数字经济领域的经贸规则,预计会为两国的数字经济合作奠定基础。


作为DEPA的发起国,近年来,新加坡积极推进DEPA进程。“新加坡朝着数字全球化的方向制定规则,探索推动新的生产要素、新型的增长方式和合作模式。”王义桅认为,积极探索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合作,是新加坡“小国大智慧”的重要体现。


在数字经济之外,范磊认为,新加坡在生物制药、智慧城市、绿色发展等领域有着先发优势,而中国的光伏发电、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领先,与新加坡发展理念相契合,因此双方在这些领域合作前景很广,“中新两国还是RCEP框架下的一对最具活力的经济合作伙伴,中新在多领域的深度合作,不仅为两国今后的经贸合作注入动力,也会充分发挥辐射和示范效应,推动中国与东盟、新加坡与东盟合作关系的全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