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动态

Country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国别动态

《中华品牌年鉴》首发式在京举办

2024-04-15 10:39:16 中国贸易新闻网
摘要:在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即将到来之际 ,4月13日,《中华品牌年鉴》首发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

在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即将到来之际,4月13日,《中华品牌年鉴》(以下称年鉴)首发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年鉴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中国工商出版社出版,全书约70万字,2023卷为首刊,今后每年编纂出版一卷。

年鉴跨区域、跨行业、跨国有民营,面向社会征集稿件,全面收录我国品牌建设事业年度发展情况的综合性年刊,包括卷首专题图片、概述、特载、专文、大事记、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15个部分,基本反映了我国品牌建设事业全貌。

中华商标协会会长马夫在主持首发式时表示,中华商标协会主办《中华品牌年鉴》,是要为我国广大品牌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平台、激励平台。第一,坚持开门办刊,不是局限于协会,无论行业、地区,还是体制内外,大家对我国品牌建设的贡献成就、研究成果,都会积极收录,一视同仁。第二,是坚持公益原则,不靠编书来弥补协会经费不足,社会支持的编纂经费,将全部用于年鉴编纂工作。第三,中华商标协会要在主办品牌年鉴基础上,为品牌提供更多的赋能服务,包括品牌管理咨询、专业培训、研讨交流、产品展示等等,与年鉴编纂工作相辅相成,欢迎更多的品牌都来参与支持这项国家品牌文化建设工程。

年鉴理事会理事长冯并致辞,坚持文化自信是传媒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品牌年鉴坚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担负起了这个传承责任。年鉴能广泛记录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品牌企业的年度大事要事,有着重大的史学价值,千百年后的人们,通过这部年鉴,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经济细胞活泼生动的历史画面,为后人研究当代中国甚至当代世界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品牌企业能够入编《中华品牌年鉴》,是一种宣传展示,更是一种社会承诺,接受社会和消费者的监督,弘扬品牌的质量精神和企业的诚信精神。

年鉴执行主编郑和平对年鉴做了说明和介绍,年鉴办刊宗旨是为国家品牌强国战略服务,为广大品牌工作者服务。体现“传承、凝聚、光大”的编纂精神,汇集全国有关品牌建设的文献资料,努力全面记录我国品牌建设的历史轨迹。

年鉴的服务功能体现在,一是品牌建设事业存史功能。年鉴将由国内重要图书馆、知名高校图书馆馆藏,有关历史研究机构收藏,书中的大事记、概述、专文、中华品牌人物等篇目内容,如实记录了我国品牌建设的历史轨迹。

二是发挥年鉴的咨政功能。赠送给国家和省、市有关政府机构,作为管理参考用书。书中有关分类品牌介绍,品牌交流活动,品牌荣誉、统计资料等内容都对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是发挥品牌形象展示功能。起到经贸文化交流的名片作用。本书在全国公开发行5000册,编辑部公众号及网站全年分别介绍入编品牌。入编城市区域品牌、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牌撷选、品牌服务机构等篇目的机构企业,都可以将本书作为交流礼品,展示风采,扩大影响。

四是实现职业服务功能。收录整理当年品牌实务资料,为品牌管理、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需求服务。本书的最广大读者应当是所有中华品牌人,包括企业领袖、机构品牌官、知识产权顾问、市场营销顾问、品牌推广顾问,当中有专家学者、行政管理人员和优秀的社会活动家。来自国有民营、不同地域、行业、学科。我们的编纂目标就是要努力将《中华品牌年鉴》办成所有品牌人的良师益友。本书的各个篇目,包括附录,对专业品牌工作者都有一定的实务和学术参考价值。

年鉴2024卷已经开始征稿开编,为力求全面反映我国品牌建设整体面貌,将新增三个篇目,分别为“城市区域品牌”“品牌官选辑”“国际品牌借鉴”。

在首发式上,年鉴发挥推广交流平台作用,推出三项品牌赋能计划,第一项为中华商标协会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成立“品牌官培训基地”这是一项由中华品牌年鉴编辑部发起,旨在为我国品牌事业培养全面品牌管理人才的合作项目,是涉及品牌基本理论、品牌发展史、品牌知识产权管理、品牌形象设计、品牌产品质量标准管理,品牌产品营销、品牌评估和诊断、品牌形象推广等跨学科人才培训项目。

第二项为中华商标协会与中华世纪坛基金会合作创建“中华品牌文化研发展示中心”,这是一项由中华品牌年鉴编辑部发起,旨在为我国品牌文化研发推广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品牌大家庭的聚合效应,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促进我国品牌事业高歌猛进,共同发展的合作项目。

第三项为中华品牌年鉴编辑部与中国工业报社合作开辟“中华品牌风华录”纪实报道专栏。由北京歌华文化创意产业基金会支持的媒体传播项目,旨在为讲好当代中国品牌故事,宣传我国品牌建设的卓越成就,为我国品牌开辟一块百花争艳的文化园地。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10-67801068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