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

Analysis report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别环境 > 分析报告

新一轮巴以冲突一周年:美西方话语体系遭重创 “南方觉醒”再掀浪潮

2024-10-09 13:19:02 新华网
摘要:新一轮巴以冲突去年10月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引发全球关注。

新一轮巴以冲突去年10月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引发全球关注。

在已持续一年的战火中,美西方利用其构建和维系的话语体系偏袒纵容以色列,充分暴露出西方人权观、主权观及国际秩序构建理念的虚伪和双标。而“全球南方”国家在冲突爆发后展现出更具独立自主特色的外交主张和行动,进一步推动了“南方觉醒”时代浪潮。

美西方偏袒以方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作为以色列最主要盟友,一方面为以提供军事援助和支持,另一方面在外交和舆论层面为以方撑腰。

美国布朗大学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去年10月7日以来,美国已至少向以色列提供了超过179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创历史新高。

在联合国安理会,美国多次否决有关加沙停火决议草案,并于今年4月否决关于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今年9月,第十次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在未来12个月内结束对巴领土的非法占领,美国依然投了反对票。

与此同时,美国主流媒体对加沙战事的报道尽显“双标”色彩。美国“截击”网站今年年初的调查显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一贯发表偏向以色列的新闻报道,过分强调以方损失,并用煽情言语描述以色列人员伤亡。调查认为,美方主要报纸和主流电视媒体的偏见报道,会影响人们对这场战争的普遍看法,导致受众产生扭曲观点。

西方道义形象“塌方”

随着巴以冲突造成的惨况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美西方纵容以色列的真相被大量曝光,其精心营造的道义形象轰然倒下。

今年8月,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指出,美国政府承认以色列可能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侵犯人权”,但声称没有足够证据将美国武器与具体违法行为联系起来。报告认为,这种辩解根本不可信,现有信息足以证明以色列行径。如果拜登政府真正担心无辜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完全可以通过拒绝对以提供施暴工具来制止其暴行。

国际人权专家、日内瓦大爱基金会主席司徒博(英文名:斯塔克伯格)指出,在当前加沙冲突中,美国一边希望继续保持其所谓“人权卫士”和“道德模范”形象,一边不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装备,这正是美国在人权问题上搞双重标准的众多实例之一。

美方的虚伪行径引发西方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本国政府的不满。美欧多国高校出现挺巴反战浪潮。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埃曼·阿卜杜勒-哈迪发现,年轻人对美国的国内外政策现状越来越失望,更重要的是对现有运行体制不满,抗议活动标志着更广泛意义上美国大众舆论的“转折时刻”。

“全球南方”觉醒与自主

俄罗斯联邦政府财政金融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叶夫根尼娅·沃伊科认为,新一轮巴以冲突为“全球南方”重新审视世界形势及西方国家政策和做法提供了契机,也促使“全球南方”重新审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体宣扬的价值观和理念。

加拿大圣托马斯大学政治和外交关系教授肖恩·纳林写道,西方声称它在国际舞台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人权,但他们对以色列袭击加沙的软弱回应,严重损害了其在“全球南方”国家中本已脆弱的道德信誉,并破坏了二战后形成的人权制度和国际法的基础。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亚非拉国家纷纷发出独立自主的声音。去年12月,南非向联合国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智利、哥伦比亚、古巴、土耳其等多国加入起诉行列。

英国《新阿拉伯人报》说,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被认为是对国际法的最大践踏。南非在国际法院的举措被视为“全球南方”国家质疑所谓的西方道德权威后,为维护人道正义而进行的革命性举措。

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飞羽说,围绕此次巴以冲突,“全球南方”共同努力挑战美西方的话语霸权。这一经验说明,尽管“全球南方”国家作为单一个体在与美西方的话语博弈中时常处于劣势,但若各方就一些议题、机制形成共识,组成叙事整体,就会发挥更大影响,有助于国际话语体系多元化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及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开展和解谈判的外交成果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意大利前外交官马尔科·卡尔内洛斯近日撰文说,中国推动巴勒斯坦不同派别间的和解,“为更可信、更持久的和平进程奠定了必要的首块基石”。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10-67801068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