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5月27日编译】荷兰,一个以自行车文化闻名的国度,每年有约50亿次的骑行记录,骑行者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从日常通勤到各种生活场景,荷兰人似乎在两轮世界里无所不能,而这背后是国家对骑行基础设施、安全、环保及普及性的不懈努力与创新。
信奉所有人都能骑车
欧洲新闻电视台“绿色”频道(Euronews green)报道指出,荷兰的很多经验和模式是其他欧洲国家可以学习的。荷兰将骑行定位为全民活动,而非仅限于年轻人或特定群体。
政府通过“Doortrappen”计划确保老年人能持续安全地骑行,提供适合他们的装备建议和技巧指导,降低事故风险。同时,针对新移民推出“给自行车让路”课程,帮助他们克服骑行障碍,增强就业、健康及家庭互动机会,促进社会融合。
安全和基建创新
其次,荷兰在骑行安全和基础设施上不断创新。荷兰全国拥有超过37,000公里的专用自行车道,且不断优化道路设计,如乌得勒支市将昔日的11车道高速公路改造为城市护城河,以及减少汽车道、增设自行车桥等措施,有效连接城市新区与老区,鼓励长途骑行,并与公共交通系统无缝对接,如“OV-Fiets”公共自行车服务,简化换乘流程。
从娃娃抓起
荷兰小孩从小通过数字游戏、视频和地图学习骑行知识,并参加“Fietsexamen”测试,为独立骑行打下基础。荷兰还善于借鉴他国经验,如引入德国的“Fietsstraten”概念,确保汽车在自行车街区中退居配角,进一步提升骑行友好度。
荷兰深知骑行不仅关乎交通,更是身心健康和社区凝聚的载体。各地举办的“Fietszwerm”(自行车群)活动,由骑行市长带领,营造节日般的骑行氛围,增强社区联系。
此外,国际自行车赛事的举办,如环法女子赛,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形象,也激励更多女性参与骑行。同时,骑行与医疗保健相结合,通过专业网络活动强调骑行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鼓励物尽其用
解决自行车过剩问题,荷兰的办法是鼓励维修而非频繁更换自行车。地方政府回收废弃自行车并翻新分配,大学校园设立自行车维修站,教授学生修理技能,同时为失业者提供培训机会。企业如Roetz-Bikes则通过拆解旧车,利用零件制造可定制、模块化、终身服务的“Life Bike”,推动循环经济。
荷兰之所以能将骑行发展成为全民爱好,得益于政府对骑行设施的持续投资、对不同群体需求的关注、教育引导下的安全文化、骑行与健康及社区活动的结合,以及对循环经济的推动。这些策略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展示出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健康且充满活力的骑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