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促进活动

Activi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对接 > 经贸促进活动

德国杜伊斯堡市长访汉谋求更多合作

2024-03-15 15:59:31 长江日报

武汉育才小学的学生将亲手制作的汉绣作品送给林克(左)。长江日报记者夏俊俊 摄

从智慧物流、“钢城”绿色转型到青少年交流

德国杜伊斯堡市长访汉谋求更多合作

□ 长江日报记者范婷婷 通讯员刘雨诗 何苗

3月11日至14日,武汉的德国老朋友——杜伊斯堡市市长索伦·林克带领代表团一行20余人访问武汉。13日、14日,林克一行参观阳逻港了解武汉的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在青山区考察武钢等老工业基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情况,走进武汉的大中小学探讨青少年交流合作机会。

■ 称赞武钢转型成功

智慧港口和钢铁业合作将向纵深推进

长江与汉江孕育出九州通衢之城武汉,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滋养出水陆交通枢纽杜伊斯堡。两城相隔千里,都曾是钢铁业中心。水与火的元素铸就了两座“水与火之城”,也成为两市合作的基石。

13日上午,代表团一行来到阳逻港,参观二期码头,观看港区能源、污水管理平台演示和集卡充换电过程,学习湖北港口集团建设绿色智慧港口的实践及经验。林克认为,杜伊斯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港,阳逻港是长江中上游第一大集装箱枢纽港,这个天然的相似性为两市未来在建设智慧港口等方面进行合作提供了无限可能。林克说,他这次带来武汉的代表团成员包括党派、经济、高校等各方代表,也是希望能推动双方合作向纵深发展。

“阳逻港在自动化和数字化方面的技术很了不起,也为湖北以及武汉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杜伊斯堡市政府中国事务专员陶逸泊曾在港口工作多年,担任过杜伊斯堡港口集团总经理。他对两市在物流领域的合作展现出极大兴趣。他说:“杜伊斯堡港也在这些方面开展了许多项目。我相信双方港口未来可以进一步合作。”

杜伊斯堡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2015年,中欧班列(武汉)将欧洲终点站延伸至杜伊斯堡。陶逸泊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早在多年前就在杜伊斯堡见到过许多中国商品,但是因为交通运输成本高导致产品价格偏高。“现在有了中欧班列,交通费用降低了,我能买到更多性价比高的中国产品了。”

14日上午,林克一行走进武钢有限厂区及青山江滩,近距离考察老工业基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情况及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在武钢有限厂区的二冷轧生产车间门口,竖立着一座名为“一米七”的雕塑。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打破高端钢材依赖进口的局面,武钢从联邦德国、日本进口了代表当时世界钢铁业先进水平的一米七轧机工程。其中,连铸和冷轧设备从联邦德国引进。

看着雕塑,林克感慨地说:“我小时候听说杜伊斯堡有许多工程师因为这个工程来到武汉,两座城市也因此结为中德之间第一对友好城市。现在亲眼看到那段历史的印记,真的很感动。”随后他走进车间,详细了解冷轧工艺流程和技术应用,称赞武钢转型非常成功,并表示希望推动两座钢铁之都在这个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 惊叹小学生刺绣作品

德方支持双方年轻人进行交流访问

林克抵达武汉当天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要推动年轻人之间的交流,与武汉在教育领域开展更多合作。”13日及14日下午,代表团成员的行程聚焦教育领域,他们先后参观了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市育才小学以及武汉大学。

在武汉外国语学校,德语班高一学生们就感兴趣的问题向代表团成员提问。从饮食习惯、旅游景点到足球文化,孩子们不断抛出问题。代表团成员耐心解答,并表扬孩子们德语讲得很流利,邀请他们以后去德国留学。得知这些学生今年6月将前往杜伊斯堡交流访问,林克说:“这是两个民族之间的好机会,我热情欢迎这些年轻人。”

“这些学生的语言水平给我和整个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林克在学校的留言簿上这样写道。

在武汉市育才小学,代表团一行依次参观了模联、书法、汉剧、合唱、编钟民乐等社团,并收到孩子们赠送的手工文创作品。“这简直就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杜伊斯堡市议员佩林·奥斯曼激动地拿出刚刚收到的礼物——以武汉市育才小学校徽为主要元素的汉绣作品。她介绍自己是杜伊斯堡一所小学的美术教师,这是她生平第一次看到出自小学生之手的刺绣作品。“这幅刺绣太精美了!真希望可以邀请这里的汉绣老师到杜伊斯堡教我的学生!”

在武汉大学,看到美丽的校园环境和身边匆忙赶路的学子,林克表示:“1986年杜伊斯堡大学与武汉大学开展合作以来,双方推动参与了两地的许多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未来,杜伊斯堡市政府愿意大力支持双方大学生的交流项目。”

“时隔几年再度访问武汉,与新老朋友相聚,同时也看到两市合作更多的可能性,我特别高兴。”14日傍晚,结束4天访问的林克与武汉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