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起来反对右翼”、“右翼不是替代品”、“用人权代替右翼分子”,这些都是反对德国选择党相关示威游行中常见抗议口号。这些口号像是一个集结的号令。
然而,当我们反思这些抗议运动的走向就会发现,它们也存在许多之争议。
团结起来反对的德国“右翼”,究竟是什么?
右翼和左翼的区分源起于法国大革命,在国民议会的激烈辩论中,“左”与“右”的政治秩序逐渐形成:右边是维护国王和教会特权的捍卫者们,左边是平等和人权的倡导者。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对于政治空间的区分依旧存在。
《南德意志报》称,广义而言,现代社会右翼思想的特点是将社会、经济和文化上的不平等合法化,从而让民众强行地接受这种不平等;而左翼则是从根本上代表了一种平等的原则。媒体的评价直观地表达了德国对于“右翼”的态度,“与其他语境相比,‘右翼’一词在德国历史上显然非常不受欢迎,”法兰克福大学政治学教授比布里切尔(Thomas Biebricher)指出。
虽然大家往往谈“右”色变,但事实上,德国党派的“左”“右”界限没有看起来的那么清晰。有报道指出,在德国的日常用语中“右翼”(rechts)一词没有明确的定义,人们往往把它直接同右翼极端主义联系在一起。以中间偏右的基民盟为例:基民盟通常以“基督教社会党、自由和保守党”自居,然而其主席默茨却坚决不承认其党派中的偏右翼部分,并坚决反对“右翼”一词。
归根结底,德语中“右翼”一词的模糊性也为反对选择党的抗议活动带来了战略困境。因为即便是被宪法保护办公室归为绝对极端右翼分子的选择党,其部分成员也和“右翼”处在一种割裂的关系当中。
“运动”不是煽动性的游行,而是德国自发的“防火墙”
德新社在报道中指出,上周日(21日)慕尼黑的抗议活动并非由既定机构发起和组织的,而是由民间社会自发完成的。民众在民主意识中自发的集结,在社会学家纳赫特韦伊(Oliver Nachtwey)的眼中,这甚至有可能是一种“大众政治”的回归。
社会学家们发现,正在德国街道上发生的游行和动员没有特定的主题或者意识形态来引导他们进行目标一致的抗议。面对情绪高涨的抗议群体,专家对于游行的看法出现了分歧。一方面,记者施洛曼(Johan Schloemann)评论称,游行的民众已然接受了不同理念政党的存在,而抗议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传达不同的声音和更有价值的意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德国“防火墙”。
而另一方面,柏林社会学家鲁赫特(Dieter Rucht)却认为,除了捍卫民主意图外,这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从抗议的口号来看,抗议对象在“选择党”、“极右翼”等多个不确定对象中徘徊,往往会让这些意见分散的抗议者再次迷失方向。
(欧洲时报德国版晓梦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