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促进活动

Activi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对接 > 经贸促进活动

“斯德哥尔摩+50”中国利益相关方对话会在京举行

2022-05-01 07:04:45 中国新闻网
摘要:作为“斯德哥尔摩+50”全球峰会在世界各国的重要预热活动之一,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举办的斯德哥尔摩+50”中国利益相关方对话会27日至29日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行。

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  作为“斯德哥尔摩+50”全球峰会在世界各国的重要预热活动之一,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举办的“斯德哥尔摩+50”中国利益相关方对话会27日至29日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行。


包括预热会议在内,此次会议为期3天,以企业圆桌论坛、青年领袖工作坊、高层政策对话会等形式举行多场活动,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中外代表们围绕“如何推动实现《巴黎协定》中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内的理想目标”“企业如何利用绿色金融工具等实现净零目标”“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展开多方讨论,交换看法和分享经验。


UNDP助理秘书长、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局主任坎尼·维格纳拉贾(Kanni Wignaraja)28日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全球各国正在相继举办‘斯德哥尔摩+50’利益相关方对话会,中国的这场活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旨在让高层决策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开展对话,建立一个共同的愿景,并通过相应的资金、政策和机构让这个共同的愿景得以实现。”


UNEP亚太地区代表兼主任德钦茨仁(Dechen Tsering)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举办的对话会将为在瑞典举行的全球峰会提供参考。我们希望能够为各个层面的行动提供更加清晰和具体的指导,包括加强各方合作。”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中国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近年来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践行多边主义对全球环境治理作出的重要贡献。他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让我们继往开来、并肩前行,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


“经过近50年的努力,中国在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首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曲格平在发言中表示,“在人类环境保护历程中,中国正在从一个被动接受者、主动参与者到重要引领者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地球环境及其多样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唤和初心仍然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牢牢铭记。”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发言中全面回顾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并强调中国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他表示,“我们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50周年,就是要重温大会精神和初心,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与合作,落实国际社会已经达成的共识。”


在28日的“高层政策对话会”中,与会者共同展望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景,以及进一步遏制环境退化和实现《巴黎协定》当中的1.5度控温目标所应采取的行动,并探讨了中国语境下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聚焦如何实现公正和包容的绿色转型。


当天还分享了由曲格平、曼斯·朗诺思和李来来共同撰写的《洋流仍在呵护》。该书回顾了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所昭示的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环境保护与发展领域国际治理合作的风雨历程。


“斯德哥尔摩大会是联合国和中国在环境领域开展合作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表示,“如果我们抬眼聚焦远方,环境领域的多边合作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就像今天分享的这本书的标题那样——洋流仍在呵护”。


“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成果来之不易,它促使环境问题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议程”,瑞典驻华大使宋莲表示,“50年过去了,这一挑战依然紧迫且艰巨。”


29日的“政策对话会”中,与会各方着重讨论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行动,聚焦自然保护、循环经济,以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为期两日的政策对话将有助于更多声音纳入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中国乃至全球的气候与环境议程。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斯德哥尔摩会议标志着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它不仅奠定了现代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基础,还因此促成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在这场历史性的会议召开五十周年之际,以“为所有人的繁荣保护健康的地球——我们的责任,我们的机会”为主题的“斯德哥尔摩+50”全球峰会将于6月2日至3日在瑞典举行。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10-67801068 )删除。